当前位置:主页 > 图片 > 娱乐 > 正文

《走进大凉山》记录减贫故事 呈现真实中国

        2021-05-1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走进大凉山》记录减贫故事 呈现真实中国

图为竹内亮(中)在纪录片《走近大凉山》中。

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供图

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与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合作摄制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从4月28日起登陆中日各大电视平台和全网视频平台,引起广泛关注。

竹内亮曾长期在NHK(日本广播协会)等日本电视机构工作,2013年8月移居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居中国之后,竹内亮得以更深入地观察、记录中国,陆续制作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等纪实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格受到观众喜爱。

2010年,竹内亮曾到访大凉山,为NH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2020年7月,受解读中国工作室邀请,竹内亮重访大凉山,通过他的视角记录发生在大凉山的减贫故事。“我想亲眼看看大凉山如今的变化。”竹内亮这样解释拍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的初衷。

《走近大凉山》延续竹内亮一贯的纪实风格,以他在大凉山的个人旅行体验为脉络,揭示大凉山正在发生的深刻巨变。“呜——呜——”慢悠悠的绿皮火车穿山越岭,在一片苍翠中突出重围。这是竹内亮拍摄纪录片最常用的叙事方式,从乘坐火车开始铺展整个故事。

10年前来大凉山拍摄,因山势险峻,竹内亮只能肩扛驴驮拍摄设备进山。如今,尽管道路泥泞颠簸,但拍摄团队的车可以顺利开到许多村民家门口。在安装了新钢梯的悬崖村,山上卖水的老人随手掏出的支付二维码和在城镇里学习新技能的易地搬迁村民们,让他很快见证了大凉山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

俄木依伍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哈甘乡的村民。她曾经的家在悬崖村附近,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那里的村民们之前进出村子大都需要沿着悬崖绝壁攀爬藤梯。交通不便并未阻挡这一家人追逐幸福的步伐。两个女儿凭借奖学金完成大学学业,成为教师。丈夫则一直在外打工负担家用。易地搬迁和技能培训为俄木依伍开辟了新的幸福路。

影片中,当竹内亮问俄木依伍,“我从南京来,你知道南京吗?”俄木依伍捂着嘴,羞涩地笑着摇摇头。刚刚搬下山的俄木依伍虽然普通话不流利,但她终于不是只能独自守着破败土坯房,依赖摇摇欲坠的藤梯与外界交流的家庭妇女。搬进昭觉县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后,俄木依伍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收获了与更多人交流和获取外界信息的机会。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彝绣培训班,凭借自己熟练的绣工制作工艺品出售,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一笔新收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为了实现更深入的采访,竹内亮还拜访了昭觉县足球基地,对话当地小学的支教志愿者、小学生,亲身参与彝族的火把节,与当地彝族居民同吃同住。在他们身上,竹内亮看到了当地人走到山下去、走出去看看、用知识摆脱贫穷的强烈意愿,也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当地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建设家乡的憧憬。

《走近大凉山》是一部真实记录大凉山变化的作品。《人民中国》杂志总编辑王众一认为,本片的拍摄手法体现了导演采访调动情绪方面的专业实力,受访者感情流露自然,令人信服。日本媒体人惯用的“等身大”叙事手法、平视的关注视角,值得我们借鉴。

《走近大凉山》全片没有对贫困生活的哀哉感叹,而更像是一个外国人无意间闯入其间,经历了一段有趣的旅程,见到了一群有趣的人,留下了一部有趣的影像。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史岩说,该片创作质朴无华,既有对生活的真实记录与还原,也有隐藏在背后、作为导演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表达,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成就,分寸得体,令人亲切,也因此具有了穿透力和感染力。

近期,《走近大凉山》还将登陆日本媒体,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发生在中国的减贫故事。竹内亮说,他想做的就是呈现真实的中国,“很多日本人看到的中国只有黑色,没有白色,所以我就给他们准备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