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桑植县凉水口镇李家庄村村民刘朝吉吃完早餐,就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来《木瓜栽培技术与产品开发》一书,细心研读木瓜栽后管理技术章节。“村里200亩木瓜已发芽开花,需要培管。书本可以告诉我该怎么管,得好好学。”刘朝吉说。自村里有了农家书屋,刘朝吉经常来借阅书籍。如今,他已成为村里木瓜种植“土专家”。
“农家书屋”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已遍布全国,不仅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更是农村文化扶贫的重要推手。在桑植县,像刘朝吉这样通过到“农家书屋”借书学习、成为“土专家”的有1270人,他们活跃在种植白茶、草本中药材、粽叶、蔬菜、小商品薯等经济作物的田间地头,成了当地群众搞好种植的技术依靠。
毋庸置疑,“农家书屋”必须建在村民身边。村民利用下雨天气和农闲时间,到“农家书屋”查找资料、看书、学习,充实了村民们的闲暇时间,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观念。村里农闲之余玩麻将、打扑克的人少了,到“农家书屋”交流沟通的人多了,村民越来越和睦,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农家书屋”正在成为村民们工作、学习、劳作之余的“充电站”和精神家园。
当然,建起了“农家书屋”,最关键的还必须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村民中不乏求知若渴的“田秀才”“土专家”,但让大多数村民坐下来读书,可能比建书屋要难得多。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电脑知识讲座和科技书籍讲解,有条件的也可以教村民学外语、用外语,有意识地开展读书评比活动,引导农民读书看报,辅导他们学习技术,为文化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家书屋”的创办,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知识技能,活跃和丰富了村文化生活,是广大群众科学致富的“加油站”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在“农家书屋”学习,不但给贫困农户充实了脑袋,又鼓起了他们的钱袋。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需要的不仅是住房安全、收入达标,更需要在困难群众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状态上狠下工夫,要立足“农家书屋”发展建设,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守正创新、在服务群众中提升效能,在脱贫攻坚中彰显文化扶贫的重要功能。
洗消杀毒、转运医疗废物、服务复工企业,湖
北京:全面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王坤友:永不松套的“老黄牛”
湖北邮政快递业已实现五成服务能力 复工率
儿童保健医生的10条建议,疫情期间要注意!
【防疫科普】新冠肺炎康复者如何应对心理危
动漫丨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
外媒:受疫情影响全球 这10种产品将
【他说战疫】日媒:疫情让人们看透美
【他说战疫】日本加强对美国入境管制
【他说战疫】美媒:美国需要中国口罩
"滞销大爷"家里没滞销水果 原图拍摄
空姐遇害案嫌犯仍在使用支付宝 千百
空姐乘网约车遇害案嫌犯被抓?河南网
空姐乘滴滴遇害案嫌犯锁定 曾微信同
外国专家:中国疫情信息和数据公开透
国际社会:中国抗疫措施积极有效 感谢
土耳其爱国党主席:在疫情防控国际合
【图解】国际社会:中国抗疫为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