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纷纷加盟,话语权不断加大、节目追求效果频现“剪刀手”,双方矛盾重重,新京报专访业内人士,支招如何避免
综艺与明星“相爱相杀”,有苦都要诉
日前谢娜发布微博,分享张杰在综艺《创造101》中细心指导练习生的花絮,并表示,因为正片里没有把这些内容剪进去,导致张杰被误解不敬业。随后,张杰工作室发表声明,称希望节目组给予解释及道歉,并加强节目后期制作。在粉丝持续的声讨声中,《创造101》节目组回应称,将彻查网上的不当言论,并表示由于正片时长有限,整体嘉宾的部分剪辑量确实都偏小。
这并非今年首次明星与节目组公开“呛声”。在《这就是街舞》播出期间,易烊千玺、黄子韬、韩庚、罗志祥四位导师先后发表声明,称节目组不专业,原因或是把艺人名字写错,或是断章取义剪辑,导致艺人形象受损。该节目也因此开创了所有嘉宾抱团吐槽的先河。无独有偶,王俊凯近期也因被“不当剪辑”删除了为《高能少年团2》宣传的微博,要求节目公开道歉,否则将暂停录制。
为何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公开“反抗”节目组?什么原因导致节目组频繁被明星吐槽?是明星和粉丝话语权太大,还是节目组缺乏专业性?为此新京报记者专访综艺制作的业内人士,揭秘明星与节目组矛盾激化的原因。
采访对象:
●《这就是街舞》总导演陆伟
●某大型综艺公司后期人员 小W
●某热播养成节目营销人员 小P
●一线卫视艺人统筹 小T
●某综艺执行导演 小J
1
剪辑断章取义
明星与节目组的矛盾通常会由剪辑来“背锅”。对此,某大型综艺制作公司的后期人员小W解释道,“魔鬼剪辑”是综艺剪辑中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例如剪辑师会按照导播现场记录的故事线,“移花接木”将A时间线上的镜头用在B时间线上,充实剧情,“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好看啊,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节目更有故事性和可看性,但这中间就会有矛盾。”或当嘉宾很无趣,但又必须为他塑造人设时,就会靠剪切和拼凑镜头来二次创作,“比如我们会做比赛前后的采访,这属于前期录好或者后期补录的部分,我们会从中剪辑素材去支撑嘉宾的人物线。”
2
镜头太少
因此像《创造101》将部分导师的镜头放在花絮里面呈现,不失为一种两全方式,“这种既可以保证正片,也可以让观众和粉丝看到艺人的其他镜头。”小P表示,据他所知艺人团队们均对这种处理方式不置可否,也不会刻意要求镜头多少,但奈何不了黑粉恶意批评,和粉丝的极力声讨,“所以很多导师的工作室不得不站出来说话平息。”
3
物料出差错
今年1月份,优酷将易烊千玺的“烊”写错为“洋”,成为今年营销最失败的反例之一。小P表示,明星和粉丝在物料上要求反复确认,本就是合同规定,也是规范性行规,专业人士不应该在物料上出任何错误。“艺人是公众人物,形象非常重要,每个艺人都不想通过某个镜头或者物料让外界随便揣测,更别说把名字写错。”小P透露,他曾经做过一档节目,邀请郑恺、王祖蓝做嘉宾。在节目中他们玩得很开,摆出很多夸张、搞怪的表情,但这些照片是绝不能作为宣传物料露出的,“这是一个综艺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常识。曾经有很多明星就因为这些未确定的图片,被外界猜测不专业或者心情不好。”
4
番位不清
番位,即把节目中不同的明星嘉宾按照影响力来排次序。粉丝经常执着于偶像的番位并因此声讨节目组。小T表示,粉丝对番位都非常敏感,尤其是同类型、热度相似的明星,“但现在很多节目组都不设番位了,因为像张嘉译、吴秀波、于和伟凑在一起上节目,你说我们如何定谁是一番,谁是二番?大家都想靠前,但永远不可能全部满足,只能到最后一刻,协调成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5
字幕出错
小W表示,通常后期字幕会由很多工作人员负责,“如果说因为制作时间太赶出错,这确实是在找借口。不过后期制作时大家基本上一周都在公司干通宵,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们想尽量避免出错,但有时确实很难保证完全不出错,毕竟几双眼睛抵不过一两亿观众的眼睛。”
原因
节目组过分追求节目效果
目前的综艺市场中,“过分追求话题”几乎是不可逆的市场行为。话题、热度是带来收视的根本,收视数据进而决定了综艺是否有投资。
综艺制作人小J表示,即便再追求可看性和话题度,综艺剪辑也应以坚守真实性作为基本原则。例如《奔跑吧》《极限挑战》等热播综艺,更多是基于游戏环节或残酷的赛制,让嘉宾自然而然碰撞出或温情或搞笑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后期导演只需再强化某些戏剧性部分,例如嫁接一些大笑、紧张的情绪镜头来放大剧情。但这类剪辑并非断章取义,并不会被诟病。
“无论是棚内综艺还是户外真人秀,通过环节设计去带动嘉宾产生话题,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后期剪辑的二次创作应该是锦上添花。若枉顾节目真实发生情况,只为了保住话题度和可看性而随意拼凑素材,就会丧失真人秀‘真’的本质,进而也降低了嘉宾和观众对其的信任度。”
解法
节目组需提高专业性
艺统小T认为,很多艺统团队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艺统需深知每个艺人都是有需求的,且也需要去尽量满足,与此同时再平衡节目组的要求。
除此之外,很多节目组内部人员也总将不专业归咎到“粗心”。小T表示,自己所在平台曾三番五次把王珮瑜的名字写错,即便和后期提醒多次,仍有工作人员会因粗心而犯错,“当时瑜老板和我们闹得还挺不愉快的,但这怨不得明星,就是节目组做得不专业。”
了解粉丝意见做微调
为避免工作室正面与节目组闹不愉快,大多数节目组会加入粉丝群,在节目上线之后及时收集粉丝反馈。小P表示,虽然节目并非粉丝导向,但满足粉丝要求也是维系节目的重要一环,“我们收集粉丝反馈,并非粉丝要改成什么样,我们就如何改。我们会在不太影响节目框架的情况下,做一些微调,比如给哪位明星多一些镜头等。这样也可以缓和粉丝和节目组之间的关系。”
原因
艺人或粉丝话语权太大
在视频平台加入战局后,艺人酬劳提高,市场中的大投资项目增加,这也间接导致了以往强势的平台方变成弱势方,艺人和粉丝的话语权与日俱增。“艺人团队的想法是,即便我不挣你的钱,我也有别的节目挣钱,所以艺人才会有恃无恐。”小T说。
小P在做综艺营销时,就经常遇到要求过多的艺人。例如在节目录制当天,曾有艺人临时认为游戏不适合自己,而当场修改环节;也有艺人会现场修改台本,只因为不喜欢文风。小W透露,很多大咖会在看完成片之后,认为其中一句话或者一段内容有损自己的形象,便不顾节目内容,强烈要求必须整段删掉,“如果艺人说不剪掉他就不录制了,而节目又需要这位艺人带来流量,那节目组肯定要妥协。但如果节目组认为他不录制,对节目的影响不大,就会强势一些。”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是艺人没问题,但粉丝提出各种抗议。比如刘宪华的粉丝抗议《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何炅等人叫刘宪华“大华”,而不是他的全称,认为影响自己爱豆的价值。之后节目组不管参加录制的人怎么称呼刘宪华,字幕都打“刘宪华”。
小J表示,由于越来越多节目向流量明星低头,加上很多节目确实被抓到制作漏洞,导致明星和粉丝干涉节目慢慢成为市场惯性,“其实刚开始大家都是可以坐下来好好协商的,但现在一些明星会觉得,提出要求就满足才是常态。”
解法
明星和粉丝尊重节目设置
对综艺节目来说,明星工作室和粉丝并非专业制作人员,不了解制作规范,因此粉丝在争取权益的同时,也需要更尊重节目的考量。陆伟表示,真人秀节目和以往常规明星对外形象最不同的一点,就是明星在高压情况下为了胜利而相互竞争,甚至遭遇困境,然后通过解决困境的过程,来呈现明星身上闪光的品质。“如果粉丝能理解这个长线过程,相信他们就会对明星暂处的困境不如此介意。当然,导演也有责任把明星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出来。”
艺统小T坦言,剪辑、制作、番位,很多都是节目组提前和艺人商量过的。然而粉丝却只能看到结果,并过于敏感地“声讨”维权,导致艺人方不得不出面缓和局面。在小T看来,艺人团队通常会考虑得很全面,只是粉丝应当给节目组和团队充分的沟通空间,才不会让所有或大或小的问题,都变成表面化的一纸声明。“艺人统筹之间也会彼此沟通,如果一些艺人要求太多太无理,或合作几次之后都很愉快,我们也会提醒给其他团队。”
结论
关于《这就是街舞》被群起而攻之的事件,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节目组和艺人的关系并非像舆论上所体现的那样僵持不下,更多是粉丝声讨不断。《创造101》相关人士也表示,张杰的剪辑事件更多是因恶评而起,但对剪辑,节目组和艺人内部并未产生太大分歧。由此看来,或许艺人和节目方对于综艺规则仍深谙其道,表面的矛盾深化,实则更多是安抚粉丝市场、挽回形象和口碑的公关之举,以此警告更多制作方“行事谨慎”。但此类事件,并不会过分颠覆节目方制作的理念,也不会真正伤害艺人与制作方再度合作。
然而,今年上半年“声明”的集中爆发,无疑也证明了,综艺制作以及综艺和艺人合作的市场秩序确实亟待完善。一方面,一味寻求话题度的综艺无论是剪辑还是沟通,都需加强专业性,守住真实性的最后底线,避免出现损害艺人权益的低级错误,拉低公司品牌;而艺人和粉丝也需尊重节目制作流程,避免“戏多”,才能够为艺人在综艺市场立住“好合作”的口碑。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 刘玮 实习生 夏秋子

《奔跑吧》兄弟团集训“放飞自我” 郑恺苏
迪丽热巴化身“花仙子”托腮卖萌捂嘴偷笑美
“剪刀手”频现 综艺与明星“相爱相杀”有
华晨宇骑单车晒自拍 面带微笑五官清秀帅气
林允庆生周星驰陪伴 粉红蛋糕少女心爆棚
《这就是铁甲》迎全新赛制 郑爽吴尊联手迎
许晴窗前赤脚醉舞画面唯美 累倒直接躺地毯
唐嫣为化妆师庆生 久违晒自拍一头蓬松卷发
选专业跳不出“老一套”?同学,这些
多个城市遭约谈 房地产调控压力持续
北京今年计划3万中学生进行学农教育
李小璐现身南京做公益 关爱之情温暖
迅雷直播赵九儿 公益新方式引无数网
一季度电视剧乏善可陈 新时代呼唤新
六小龄童晒旧照纪念杨洁导演89周岁诞
安迪流利英语获赞 黄圣依妈妈用英语
网约车司机涉嫌杀害空姐并弃车跳河
"滞销大爷"家里没滞销水果 原图拍摄
培训机构为何成为“公害”?真正问题
揭秘中国最先进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
国人英语能力怎么衡量?英语“国标”
教育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大学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