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疆实践】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近年来,为破解水资源的瓶颈约束,新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持之以恒做好水资源保护各项工作。目前,全区河湖管理保护得到全面加强,管水用水机制更加完善,水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提升。
美丽清澈的河湖涵养着一泓碧水,滋润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回顾自治区水资源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得出的结论十分清晰:善治才能清如许。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管理好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湖泊,不仅关系水资源保护,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秋日暑热未消,白杨河平静流过托克逊县城,河水清澈,河道沿岸绿树成荫。白杨河是一条跨地区河流,灌溉着托克逊县一半以上的农田。就是这样一条河,过去却全然不像今天这般平静美丽。
“这条河曾经阴晴不定。”在托克逊县工作生活60余年的马俊财回忆说,过去白杨河夏天经常发洪水,水质也不好,河道两岸杂草丛生。
“治理白杨河、美化家园成为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渴望。”托克逊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永利说,近年来,当地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在完善河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河湖巡查力度,由水利、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执法,实现入河排污口清零,构筑起安全坚固的防洪安全体系和系统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了白杨河的面貌。今年上半年,白杨河河水环境质量在国家地表水考核中排名第九,实现了全流域水质与生态安全。
放眼新疆,河湖长制的快速部署为全区河湖治理保护撑起了“保护伞”。近年来,全区建立起自治区和兵团、地州市师、县市区团、乡镇街道、村连兵地一体的五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自治区3355条河流、121个湖泊分级、分段设置了1.5万余名河长、河段长、湖长、湖段长。先后制定印发《自治区河湖长巡查制度》等制度文件12份,每年印发自治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任务分解方案和考核方案,形成了兵地一体、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落实河湖长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各级河湖长,确保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完善,推进河湖长履职尽责。目前,自治区级河湖长开展河湖巡查调研14次,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议1次,其他各级河湖长开展河湖巡查8万人次,一批困扰河湖治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河湖治理保护各项措施更加稳固有力。
坚决向污染源说“不”
入夏以来,博斯腾湖万余亩野生睡莲竞相绽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睡莲。”来自广州的游客张琪说,山水人城融为一体,博斯腾湖的水上花海带给人别样的观景体验。
博斯腾湖今天的美景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保护密不可分。曾几何时,工业污染、水位下降等因素,一度威胁博斯腾湖的生态平衡。
- 上一篇:2023商博会签约超5000亿元 同时创下多个商博会“之最”
- 下一篇:没有了
- 一泓碧水,善治才能清如许2023-08-29
- 2023商博会签约超5000亿元 同时创下多个商博会2023-08-29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习近2023-08-29
- 马兴瑞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2023-08-29
- 马兴瑞艾尔肯·吐尼亚孜会见部分国家驻华使节访2023-08-21